网站首页 >> 祠墓建置 >> 文章内容

宗祠文化的现代价值及保护传承

[日期:2015-05-06]   来源:湖南宁乡泉塘黄氏  作者:湖南宁乡泉塘黄氏   阅读:4704[字体: ]

宗祠文化的现代价值及保护传承
——以杭州市萧山区南部镇街为例

提   要:宗祠文化是中华文化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受到社会环境与变迁的影响,保护传承宗祠文化已是当务之急。本文以萧山南部地区几座规模和影响较大的姓氏、家族宗祠为考察和研究的对象,揭示它们的历史渊源、兴毁进程,以及民众修复宗祠并由此开展公序良俗教化,组织公共活动,提供公共服务,挖掘和发现宗祠文化的现代活动特点和现代价值,论述保护宗祠文化的积极作用,指出其面临的问题,并提出保护传承宗祠文化的对策思路。
关键词:宗祠文化  现代价值  保护传承  萧山
作    者:郭凯钧,中共杭州市委党校萧山区分校(邮政编码  311200)。 

        宗祠是中国宗法社会基层组织及多功能公共场所。它既是族人举行婚丧嫁娶等重要礼仪活动的地点和议事厅,又是举办年节、演戏等活动的娱乐空间和招待宾客的社交场所。宗祠还有教化或奖惩族众等功能,凡一切有关宗族的事务都可能在祠堂里办。可以说,每一座宗祠记载的不仅是一部这个家庭的迁徙史、创业史,更是一部家庭的文化史。[1]
宗祠文化是指一个家族在构筑、重建和修缮本族宗祠,以及在宗祠活动中体现出来的原始信仰、宗法伦理、价值取向等精神文化现象。宗祠文化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值得挖掘、弘扬和传承。
        一、宗祠文化的传承与特点
        萧山的宗祠文化表现得最为集中、典型,是江南宗祠文化的样本。每一座宗祠都是一段创业史,一首对祖先的赞美诗,一篇对后辈的诫勉词。
        (一)宗祠文化的传承
        萧山地处江南腹地,具有两千多年建制史。先辈在漫长的迁徙、繁衍、创业历史进程中,慎终追远、感恩报本,建造了许多家族宗祠,星罗棋布、富丽巍峨,各具特色。多数宗祠择平地而建,少数则是依山就势,构筑灵活。宗祠所在地多与民居房屋保持10米或是几十米的距离,一防火患,二保肃静。萧山宗祠的功能随着时代的变迁而变化。
        历史时期,宗祠在萧山农村一直具有重要的地位,对乡村社会建设具有积极的作用影响。当时,萧山宗祠承担的主要功能有:一是祭祖敬祖。主要是每年举行祭祖安魂的大典。二是聚会议事。作为宗族内部事务管理的场所。三是宗族救济。利用宗祠资金救济贫困,或为本族无家可归者提供住处。四是宗族联谊活动。举行喝祠堂酒,唱祠堂戏等活动,加强宗族团结,丰富族人生活。五是宗族教化。在宗族内进行族规教育,或进行公开奖惩,如对读书优异者给予挂匾、挂联等表彰,对有伤风化者予以谴责、处罚等。萧山宗祠功能完好地保存、延续了宗祠的传统功能。
        建国后,萧山宗祠存在的社会基础发生动摇,传统宗祠等乡土建筑经历了痛苦的嬗变。随着国家政权在农村建立基层组织,逐渐挤压并取代了宗族存在的空间;宗族观念不断被改造,宗祠的传统功能也不断弱化。50年代后,通过土地改革、划分阶级成分、打击土豪劣绅,依靠出身贫农家庭的农民,在农村建立了基层政权,党从经济、组织以及体制等各个方面消解宗族存在的社会基础,挤压并取代了宗族存在的空间;宗族观念不断被改造,宗祠也就失去了宗族性的传统功能,基本上丧失了它们存在的合法性。同时由于农村缺少公共活动空间和公共设施,而宗祠自然成为农村唯一的公共空间。当时,许多宗祠被顺理成章地改为公共建筑:如有的响应毛泽东当时提出的“村村办小学”的号召成为小学教室等。但也有不少宗祠仍保留了传统功能,只是宗祠的族内控制功能大大减弱。最基本的祭祀活动,有的宗祠的族内仍在继续,喝祠堂酒、唱祠堂戏也被改头换面地进行。
        “文化大革命”以后,许多精美的宗祠因其是“封建”的象征而被拆毁。而存留下来的一部分规模较大的宗祠,继续作为乡村小学校等,而另一部分则成了生产队仓库和开会的场所。在这个时期,有的宗祠也恢复了聚会议事的传统功能。
        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农村经济和政治体制的转变,特别是人民公社的取消,公权力对农村宗族势力的高压被解除,乡村宗族组织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复兴。同时,由于农村恢复了以家庭为单位的分散经营方式,随着经济上放弃微观干预,农村社会的意识形态控制和政治控制也趋于放松,于是,宗族文化在农村有了很大程度的恢复。特别是伴随着农村集体主义全面控制的解体与公共服务功能缺失,宗族组织由于带有非常明显的提供公共服务的功能主义色彩,在许多地区开始全面复兴。萧山农村宗族组织也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复兴,有的农村开始修建宗族宗祠。这个阶段萧山宗祠的主要功能体现为祭祀祖先、同宗联谊、编纂族谱等。
        近年来,宗族得以广泛复兴。“宗族的复兴有其内在必然性……是基于自然的世系关系的共同起源而形成的,是一种客观的存在,并非出于利害关系或是某项活动而人为组织的临时组织。可以这样说,涵盖了血统、身份、仪式、宗教、伦理和法律等诸多要素的宗族理念早已内化为民族精神的一个组成部分,它可能会在酷烈的无能无力中被压制得无声无息,绝不会被彻底摧毁,一旦环境许可,其又会顽强地展现其生命力。”[2]面对宗族复兴给基层治理带来的挑战,政府开始注重对宗族问题的干预、引导,宗祠的改造成为其中一个重要抓手。有许多祠堂被开辟建设为老年人活动中心与健身馆,或者被建设为农村图书馆。有的政府投入资金,在宗祠内开辟图书室、电脑室、棋牌室、台球室等,为村民提供文体活动场地,丰富村民文化生活。 
        (二)宗祠文化活动的主要内容
        宗祠的主要功能是供奉和祭奠祖先,同时根据区域的不同,在宗祠里还承载着有着自古流传、民众参与的民俗活动。
        1.供奉和祭祀祖先。祭祖源于祖先崇拜,是形成家族凝聚力的精神支柱。封建社会门第风气盛行,宗祠的营建昭示着家族美德和功业,体现着家族先人的道德境界或丰功伟绩。同时鞭策后人光宗耀祖,通过各种宗族活动产生宗族的凝聚力。“世重高门,人轻寒族,竞以姓望所出,邑里相矜。”(《通史.邑里》)以宗祠展示宗族血脉的高贵与名望是十分重要的方面。因此,萧山南部宗族祠堂建筑的门楼、楹联、匾额、绘画、雕塑等,无不渗透着崇尚祖先崇拜的思想,以及极为严格的祭祀制度、宗祠条规等内容。宗祠供奉的灵牌也就成为聚宗合族的根据,而宗祠也就成为同宗举行祭祀活动的场所。这种祠堂和围绕祠堂而展开的活动具有很强的宗法文化含义:建祠堂是为了供奉和祭祀先祖,目的是通过追念先祖的活动强化宗族观念,也就是所谓的聚宗合族。
宗祠祭祖的重大活动就是春秋大祭。春祭集中在清明节,秋祭则是农历十月初一开始的“十月朝”,民间称之为春祭收鬼、秋祭放鬼。另外在始祖或者始迁祖的生辰、忌日也会进行祭奠。祭祖的日子总要演戏,场面非常热闹。
        2.个性鲜明的民俗活动。当下,宗祠活动中其他传统意义的内容正在弱化或是消失,倒是一些自古流传、民众参与的民俗活动各有鲜明的特色和亮点,为百姓和学者津津乐道。在萧山各宗祠的民俗活动中,进化镇和河上镇的活动最为突出。进化镇沈家渡村沈氏宗祠“永思堂”盛行中元节水灯会。浦阳江历来水患频繁,生灵涂炭。为了祭祀先祖、纪念治水英雄,祈祷国泰民安,沿江村民每年在“永思堂”借农历七月十五中元节举办水灯会,自筹资金,利用土纸、松油自发制作纸灯放于江面,备法筵冥财抚慰亡灵,同时在江中放生,祈求国泰民安、生灵康健。河上镇溪头村傅氏宗祠则于每年正月举办龙灯胜会。村民自发扎制龙灯、马灯、高照、高跷等民间工艺制品,在集会、商贸的同时遍游村道、集市、祠堂。村民采取本地出产的木、竹、绸、纸等素材亲手制作灯具参与胜会。正月初五宗祠广场举行老龙开光仪式,家家户户摆香案、具供品、焚纸钱、放爆竹迎祭神龙。
        无论是祭祖还是民俗文化活动,在宗祠这个特定的场合里,个人和家族、家庭获得了认同感和归宿感,拥有了一个明确的文化身份,通过仪式和活动,同一宗族和家族的成员在文化上得以广泛的认同,在精神情感上得以普遍的联系。[3] 
        (三)宗祠文化活动的特点
        1.萧山南部发展历史悠久,人文积淀深厚,几大族姓大都从中原辗转迁徙而来。历史上南部民众生性强悍、创业勤勉,崇尚耕读传家的传统理念,出现无数达官望族、文人幕僚。他们聚族而居、繁衍生息,往往是一个村落集中一个族姓,如所前李家村村民几乎全部李姓、楼塔管村全部章姓、浦阳小湖孙村全部孙姓、河上溪头村全部傅姓……。居住在这些村落里的村民具有共同的祖先,编入同一部家谱,因而几乎都建有本族宗祠,时令年节都在同一座宗祠里活动。
        2.萧山南部宗祠具有建造密集、历史悠久的特点。几乎每个大姓都有自己的宗祠,有的村落还建有分支,如楼塔镇就有三座祠堂,称上祠堂、中祠堂、下祠堂。上祠堂号“聚气堂”,为楼氏宗祠,中祠堂、下祠堂为分祠,均号“务本堂”。
        3.萧山南部孔、赵等几大宗祠对中国人口迁徙的影响。如临浦镇孔氏宗祠“文在堂”为南孔重要分支,为靖康之难时衍圣公孔端友护送宋高宗赵构南迁临安后,在衢州建孔氏南宗,又从衢州外迁,流寓萧山在自由孔村的一支所建。进化镇岳驻村赵氏宗祠“孝义堂”也是宋室南迁,皇亲赵氏从河南迁徙后在萧山落脚的根基。进化镇大汤坞汤氏宗祠“水木堂”也是如此。河上镇东山村金氏家庙、义桥镇北坞村金氏宗祠“合莫堂”金刘双姓,源于“活金死刘”的历史传说,蕴含汉代王莽争权、三国归晋和明代刘瑾篡权等历史事件。戴村镇马谷村周氏宗祠,自河南迁来,推宋代理学家周敦颐为祖先。在流连祠堂胜景的同时,可以依稀见到久远时空里的刀光剑影。
        二、宗祠文化活动的时代特色与现代价值
        (一)宗祠文化活动的时代特色
        随着社会发展,宗祠活动正在融入新的时代内容。村民及其自治组织利用宽阔的活动空间,常在宗祠举办公共活动并提供公共服务。
        1.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相结合,提供活动场所。楼塔镇管村章氏宗祠已有300多年历史。2008年开始,村两委决定在此开设村文化活动室,提供图书借阅、体育健身、棋牌等文化娱乐和体育服务,深受村民欢迎。因民风清纯、社会安定,被评为市级文化示范村。戴村镇张家弄郭氏宗祠、河上镇联发村魏氏宗祠、浦阳镇舜湖村祠堂等宗祠也用作村民文体活动室。这些活动室都已纳入萧山区公共图书连锁服务体系,运作情况良好。丰富的文化生活使原本冷清的宗祠变得每天热热闹闹,既解决了缺少活动场地的难题,也使祠堂物尽其用,发挥新的作用。同时,把宗祠改建后的文化活动纳入到文明村、文化示范村等创建活动,提高了基层和群众对宗祠改建的积极性。[4]
        2.举办大型节庆活动,让百姓享受文化大餐。河上镇年俗活动丰富,每年举行的年糕节在本地区有较大影响,受到城里人追捧。2012年1月份,河上镇把这样活动安排到市级文保单位东山村金氏家庙举行。祠堂里张灯结彩、人头攒动,非常热闹。人们亲临、亲历打年糕习俗,又在活动中领略宗祠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精美的建筑艺术风采,体验多重精神文化享受。
        3.开辟名人纪念堂,为青少年提供思想教育平台。楼塔镇楼塔村下祠堂“务本堂”1986年设楼英纪念堂,纪念元末明初著名医学家楼英。堂中塑楼英坐像,两侧列楼英年表,全面、生动介绍本土杰出人物,对于青少年增进本土文化认同感和历史使命感具有积极作用。
        4.设立红色纪念馆,建设红色教育基地。所前缪家村缪氏宗祠“宝本堂”是萧山区青年运动的摇篮。1928年初,裘怀古受共青团浙江省委派遣来萧山筹建团组织,是年4月1日,他与当时中共萧山县委一起在“宝本堂”召开共青团萧山县第一次代表大会,通过了《萧山CY目前任务决议》,创建了共青团萧山县委,裘古怀担任第一任团县委书记,缪氏宗祠成为当时萧山革命活动的中心。2000年,萧山区决定重修缪氏宗祠。2001年4月30日萧山青年运动纪念馆在缪氏宗祠开馆,这是全省首个地方青运馆。
        5.开发旅游项目,发挥宗祠文化新特色。坐落在浦阳镇小湖孙村的“春晖堂”,是“三国”吴帝孙权后裔的孙氏家庙,画梁雕栋,气势恢宏,为孙氏后裔孙云球执掌的浙江登峰集团投资建设。“春晖堂”列入桃花源旅游风景区整体建设规划。周边风景秀丽,宗祠建筑与水母桃花、吴王阁、冥文化园等景点浑然一体,将成为萧山旅游新的热点。这也是宗祠作用转型的一大亮点。
        (二)宗祠文化的现代价值
        宗祠文化是一个姓氏道德情操、精神风貌、文化底蕴和生产、生活素质的反映,说到底是一种民俗文化,应该抱有历史责任感全面考量宗祠文化的现象和本质,科学、辩证地认识宗祠文化的积极作用,提炼其实质精华,挖掘其现代价值,积极运用于社会发展和社会管理。宗祠文化的现代价值是值得探讨的。
        1.宗祠文化的传承有利于弘扬和发展民族优秀文化。基于宗祠特定空间的民俗活动,是群众千百年来对自然、社会和人本身认知的结晶。节律性的群体活动,寄托人的信仰、调节人的心态、释放人的情感、抒发人的情怀,具有很高的文化价值。保护和传承宗祠活动有利于弘扬和发展民族优秀文化。
        2.宗祠文化的传承有利于群众的思想道德建设。改革开放30多以来,在精神层面的负面影响越来越多,“公平、正义”观念淡化,传统的优秀伦理道德加速流失,虽然法制有所进步,但远没有达到有效规范个体行动的程度。当人们感到“道德失灵”而导致社会问题越来越多时,发现宗祠文化恰在这时可以发挥有效的作用。每个宗祠都有族训家规,其中有敬长老、孝父母、尊师长、崇俭朴、戒奢侈、禁赌博等伦理规范,这是族群共同的精神空间,也成了族群内道德约束的天然资源。此外通过宗祠活动,展示、推广本地区、本族姓辉煌历史和杰出人物,有利于群众增强对本土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彰显本族对社会的贡献,并以这种方式激励族内后人堂堂正正做人,刻苦求学。 
        3.宗祠文化的传承有利于社会和谐稳定。从1982年我国开始把村民自治写入宪法以来,中央政府就一直以“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为目标来推进乡村治理。但在实际操作中,村级组织自然成了政府的代言人,而农民处于失语状态。当两个群体利益产生矛盾多了,就会出现“政府失灵”的尴尬。宗祠文化在这样的真空状态下可以发挥重要的作用。“在宗族组织发达,宗祠活动健全的地方发现:社会秩序更加稳定、人际关系比较和谐、政府非法行政较少、公益事业容易推进”[5]。
        4.宗祠文化的传承丰富了农村文化生活。“宗祠文化活动具有活态性、民间性、生活性及生态性。”[6]丰富多彩、充满时代特性的宗祠活动,往往吸引群众热心参与。充分利用宗祠空间,通过宗祠组织各种内容和形式的文化、体育活动,活跃和丰富了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三、宗祠文化传承中的外来影响与保护
地缘性、血缘性是宗祠文化的特征,所以她在发展、变革的进程中表现出很强的规定性和稳定性。如果这种先决基因被破坏,那么宗祠文化就不可能再绵延传承。
        (一)宗祠文化传承中受到的外来冲击
        1.经济的飞速发展正在动摇和重构各种社会元素。市场经济的深入推进产生了对社会文化的不良影响,宗祠文化的传承也面临着诸多困难。村庄改造会改变聚族而居的人居格局,人们失去了过去一呼百应的联动条件,就是宗祠幸存,对族人的感召力也会逐渐消退。
        2.城市化的进程摧毁了宗祠赖以生存的地缘空间。随着城市的繁荣,一个个村落也在逐渐消失不可再生,赖以生存的宗祠也随之消失,危机正在逼近。不少宗祠历史悠久、曾经辉煌,但是由于种种原因长期无人管理修缮,任其自然或人为摧残塌圮,只剩杂草丛生中的断壁残垣。皮之不存,毛将焉附?这些族姓的宗祠文化奄奄一息,亟需抢救。例如最为痛心的是临浦镇自由孔孔氏宗祠“文在堂”,因为城市改造而于2003年被拆除,经济繁荣的同时却换来了文化的衰败。
        3.外来文化的冲击,改变了人们固有的生活习惯。经济的全球化推进了文化的全球化,许多人热衷于追捧洋节,而对传统节日和宗祠活动却知之甚少,就算有也因为商家炒作而变味了,例如“七夕节”过成“中国的情人节”。所以传统文化的吸引力和感召力正在消退。在文化多元环境下,宗祠文化也同样面临如何生存、变异、创新和发展的课题。
        (二)保护传承宗祠文化的思考
宗祠文化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特征性瑰宝,是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文化地标。过去,过多的评判其作为“族权”的消极方面,产生了许多无法挽回的遗憾。今天要基于科学认识、科学运用、科学发展的要求,积极保护和传承宗祠文化。
        1.法制规范,切实保障宗祠文化的存在环境。从社会管理综合治理的要求出发,制定和实施宗祠文化管理的法律、法规和政策。要充分尊重历史,尊重人民群众的情感需求,在城乡规划、文物保护、非遗保护、土地保障和供应、财政保障、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等方面为宗祠文化的传承发展提供全面的法制保障。
        2.加强调研,全面掌握宗祠文化的存在状况。要像文物普查一样,通过切实有效的制度和方法,全面掌握区域内的宗祠分布、历史沿革、结构规模、经典范式、遗迹遗存、重建和修缮计划、代表性管理人、活动内容和特色,并及时了解其发展动态。
        3.综合利用,完善宗祠文化的存在方式。把宗祠纳入公共服务网络体系,要充分利用宗祠的广阔空间和热闹人气,在行政、法律、文化、教育、体育、科技、医疗、康复等方面设置服务站点,配置必要的设备设施和专业人员,面向全体村民提供优质公共服务。
        4.积极引导,发挥宗祠文化的存在作用。一直来,各级政府和干部对宗祠及其活动没有正面应对,发挥其对农村基层建设的积极作用。发挥好了,这是一份宝贵的社会资源,“有利于提高村民自治的运行效率并降低成本”。[7]应该积极利用,要积极主动地了解群众的想法和要求,做好引导宣传,使他们能够正确处理社区发展和宗族兴旺的关系,把宝贵的人力、物力、时间、精力都疏导和汇聚到发展这个主渠道上来,这也是摆在面前的一个新课题。
        5.广泛宣传,引导正确的宗祠文化存在理念。通过平面和网络媒体,积极有效宣传附着于宗祠的优质精神文化信息,让更多的人来关注、关心宗祠文化,共同参与宗祠文化的传承、创新和发展。鼓励文艺工作者深入基层,多创作宗祠文化题材的艺术作品,对优秀作品给予奖励,条件成熟时设立专项奖励基金。
        宗祠文化起源于名门望族,原本是权贵和财富的象征。随着社会历史的演进和发展,它和老百姓的信仰、生活逐渐密切相关。每个人的心目中都有一份源于祖先的骄傲和自豪,那是一股神奇的精神动力,汇集起来就形成了中华民族强大的生命力和创造力。

注    释
[1]袁显荣:《清水江下游宗祠文化探微》,《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2009年4月。
[2]周大鸣:《当代华南的宗族与社会》,哈尔滨:黑龙江出版社,2003年。
[3]余达忠:《祖先祖籍宗祠——古代宗族制度下的文化认同》,《南通大学学报》,2010年3月。
[4]浙江省苍南县文明办:《从传统宗祠到文化阵地》,2010年8月。
[5]鲁先瑾:《宗族的传统与现代》,《河南大学》,2006年9月。
[6]江广和等:《农村宗族体育文化的阐扬与发展》,《体育科学研究》,2011年第3期。
[7]同注释[5]。

特别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