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泉源楚韵 >> 文章内容

大屯营探秘

[日期:2013-03-21]   来源:湖南宁乡泉塘黄氏  作者:湖南宁乡泉塘黄氏   阅读:2654[字体: ]

        大屯营乡,辖13个村居委会:石家湾村、靳兴村、狮北村、河西村、大屯营村、天里村、新民村、韶光村、白洋村、宗一村、梅湖村、三仙坳村、韶河村。

大屯营探秘(之一):高露山·石家湾·双狮岭
                                 谢繁 廖曙光 孙中华                          
     这里历来是一个兵家必争之地,这里有一个神秘的名字--大屯营乡。
     大屯营这名字绝非空穴来风。明朝陈友谅兄弟率数万饥民揭竿起义,反抗朝廷。朱元璋传旨围剿,其中一支大队人马依山傍水在靳江流域屯兵屯粮,这片屯兵屯粮之地则称为大屯营,聚落因而得名,一直延续至今。历史上这里曾设都司,故至今该乡群众都称集镇为"营里".都司,其解释一为机构名,明朝都指挥使司为一省掌兵的最高机构,都指挥使为地方最高军事长官,属朝廷五军都督府。一为官名。唐宋的尚书省亦称尚书都省,其左右司为尚书省各司的总汇,因称都司。清代绿营军官都司是正四品武官,分领营兵,后亦可引申为军事行政中心,故大屯营集镇又俗呼营里,其地有屯营桥,乾隆时建。名称源自靳江河畔集市大屯营市(古为兵家屯兵屯粮之地,由靳江河水道可顺流直达长沙),自古以来,大屯营集镇南来北往的商人往来穿梭、络绎不绝,为宁乡有名的商埠之地,有“小重庆”之称。东南面与湘潭县接壤,西南面与韶山市交界。东接道林镇,北接花明楼镇,大屯营集镇南1公里大屯营村黑石头是致力建设“塞北江南”,曾任黑龙江第一任省委书记、全国政协副主席欧阳钦的故居,北0.5公里石家湾为已故教育家朱剑凡及父清湘军名将\以军功先后任四川、贵州甘肃提督的周达武故居,现为大屯营乡人民政府驻地。
 高露山
     “高筑露台,演千百载英雄往事;天钟福地,接七二峰衡岳大观。”这是曾为刘少奇的启蒙老师杨节钦先生题高露山天福寺的戏台对联。
     大屯营乡境内的高露山,相传为南岳七十二峰之一,位于今韶山市与宁乡县交界的三仙坳南侧,海拔300多米。古木葱茏,郁郁葱葱,每每从山脚下望去只见山上云蒸霞蔚,颇为壮观。山巅上有一巨石貌似麒麟,名曰玉麟峰。峰顶有一古寺叫天福寺,创建于唐贞观十五年(公元612年),距今已有1300多年历史。后受清高宗(乾隆十年)厚赐,加以匾书于其寺门之上。
      关于天福寺还颇有由来。一种说法是,玉帝的三位公主不甘天庭的寂寞,偷偷下凡来欣赏人间美景,飘飘然就飞到美丽的靳水流域,于是便停留在这美丽富饶之地游玩休息。恰逢端阳,这时靳江上到处都是震天锣鼓声,以及哗哗的击水声,人们尽情地吆喝声,深深地陶醉了这三位公主。于是,她们扮演成凡间女子,随心所欲地观看了整个龙舟赛。见到天色已晚,就信步走到高露山上,见此处古木参天,环境幽雅,好一个人间仙境,便决定不走了,雇了人在山顶上建起了仙宫。后来,人们把它叫做天福寺,寺内塑了三位仙娘像,供人们顶礼膜拜。
      另一种说法是:天福寺内的三位仙娘是铁拐李的娘、女、媳,三人云游至此,行医济世,救助当地贫苦百姓,恩泽乡邻。为纪念她们匡医救世的高尚美德,民众自发雕塑三尊神像供奉朝拜。久而久之,规模不断扩大,后取名叫天福寺。同时在天福寺后建一小庙,称之为雨坛庙,供奉着白马将军的神像。因古时一牧童在此放养白马,常驻麒麟崖穴遮风蔽雨而得名。
      还有一种说法是:相传远古时候,天正下大雪,三位仙姑到此借宿,凌晨不见踪影。觅之,则见寸长足印往高露山上而去,当地人即立庙塑像以祀之,此坳遂命名三仙坳。
      清咸丰初年,当地年方19岁的才子丁鹏,有《九日登高露山放歌》一文,清史名人廖树蘅、曾国藩对此文极为赏识。歌曰:“高露峰,横空矗,山顶白云封,山脚荒台绿。忽闻六代之骚仙,才子排闼从空来,山神为我洗尘埃。古松掷地波涛净,金菊披篱一径开。勃翠蹒跚不辞苦,马系道旁骚欲举。拔剑高歌戏马台,凌空飞递流霞杯。撞钟击鼓白日动,歌词纷奏如繁雷。公子醉,行未已,王孙去兮几时归?望美人兮不可见,但见此山、此水、此烟、此树、此碑、此诗,纵横络绎生蒿莱。今日良晏兮,明日复异地,还须一杯酒,化作相思泪。君不见,谪仙小儿九日踞高山岭,呜呜咽作秋风吟。眼前有景道不尽,手把茱萸谁复簪?”丁鹏因出众的文采被曾国藩赏识,后招至军幕,可惜不到两年染疫而死。
      1944年秋季,日本鬼子侵占了高露山,遭到了当地群众的强烈抵抗,用竹竿刺杀了两名入户侵扰的日本鬼子,后来日本鬼子进行了疯狂报复,将22人关进位于高露山下的文德宫。日本鬼子用火烧、刀刺,或将人作活靶子射击,22人全部遇难,血流成河,这便是有名的“文德宫惨案”。
石家湾
     “宁乡大屋石家湾,三排九幢一百间。”这句话在宁乡几乎家喻户晓。带着对神秘的宁乡大屋的向往之情,我们一行人来到了这久负盛名的石家湾,去聆听一段历史的风采,感悟宁乡大屋独特的神韵。
      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浩渺的岁月烟波,时代的巨变浪潮早已将这座曾显赫一时、光耀乡里的豪宅冲毁得七零八落,惟有饱经岁月沧桑的木楠树依然茁壮地挺立在厚重的古墙旁,诉说着悠悠的往事。
      走近古墙古树,我们双手抚摸着粗糙不堪的树皮,侧身倚靠在那大约残存有100米的古围墙上,望着墙外宽阔的水域,思绪便如飞驰的骏马,在心之原野上放纵奔驰。眼前不由浮现出这样一幅绝美的图画:曾作为清朝三省提督的周达武,头戴御赐花翎,身穿黄马褂,前胸上印着御踢“福寿”二字,腰间随意却又不失彰显地别着御踢白玉翎管,亮得刺眼的白玉柄刀斜挂在厚实的腰带上。他纵身跨上高大壮硕的健马,威风凛凛却又不失荣耀地在自己的城堡里踱步。看着那由结实的麻石砌成的围墙,以及围墙里面三排九幢一百间的屋子,以及不知能容纳多少担谷的万担仓,还有那屋后30多亩密密麻麻的混杂林,也许周达武满足地笑了,毕竟他的子孙从此便可衣食无忧。
      相传周家大屋快要竣工时,恰逢一放牛娃牵着一头牛路过此地,见到这座规模庞大的房屋,随口吟道:屋大好停丧,场大好出丧。正好被一机灵的木匠听道,当即应和:千年死一个,万年死一双。据说周家大屋自建成后,很少有人在此得病患疾而亡。
      后来周家大屋几度演变,曾一度成为石家湾中学,如今改造建设成了大屯营乡乡政府办公场所,至今屹立在乡政府大门口的两只麻石狮子见证了这一段历史。曾经的万担仓解放后则分给贫困人家。1969年靳江发生特大洪水,无数房屋悉数被毁,大多数石围墙被拆掉,石块则成了重建民房的基石。
双狮岭
      南岸寺位于靳江河南面数百米处,属同荣村境内,寺内供奉朗公菩萨,人呼四老爷。庙门联曰:南风解愠;岸柳回春。寺中建有一戏台,每年秋季,请专门的戏班子来寺唱戏,极大地丰富了周围乡村的文化生活,旁有两副戏联,其一曰:
      洞庭衡岳阵云横,看铁板铜琶,乐府翻成出塞曲;高露麟峰秋色晚,听寒蜇鸣谛,繁声谱入太平歌。
      此联是我县旧民主革命志士,解放后任湖南省文史馆参事许抱凡先生于1943年重阳日书。
      另一戏台联系书湖村人曾任贵州某县知县刘迪斋先生于1943年重阳日书题。联曰:
      水带靳江,惟神濯濯厥灵,台阁擅峥嵘,献寿好翻新曲;山屏高露,阅世年年相续,风光资点缀,佳辰莫负重阳。
      文革破四旧,南岸寺遭到毁灭性破坏,旧貌荡然无存。与南岸寺遥相呼应的则是有名的双狮岭,为宁乡一大名胜,岭势如双狮并头而立。岭上古木参天,林丛中有八方屋场,建筑独具风采。岭下靳江蜿蜒为带,水碧如玉,山下盛产烟煤,清末民初为湖湘四大煤矿之一。自古以来,大屯营集镇南来北往的商人往来穿梭、络绎不绝,为当时宁乡有名的商埠之地,有“小重庆”之称。周恢初(字用宾,同盟会会员,长沙辛亥革命时新军代表)有《双狮岭》一诗为证,诗曰:
  靳江流日夜,狮岭插云天。
  岭下滚乌金,江中走木船。
 

特别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