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祖保义,始于婺州金华。四传玘公,分迁洪州分宁。七传凂公,徙居乐安桐冈。明初举信,宦楚而家涟湘。始迁祖:黄应麒(1414.1.28-1475.7.18),举信之孙,至中长子,字廷瑞。派序:志道时以启,显学振元勋;继述传诗教,宏开尚礼文;孝友为家政,忠诚佐国君;秉遵先泽远,恢绪发祥云;楚汉宗功著,沩江世代欣;汪洋怀古度,弘诵扩前闻。
堂号:泉源堂 泉塘:明属宁邑六十一都,清及民国时属宁乡四都东八区和敦团,后为高露乡第11保,今在宁乡市大屯营镇狮北村。全族分祒、淮两大房。2012年6月九修族谱,全族约10000人。
网站首页 >> 泉源楚韵 >> 文章内容

黄德民·明洪武10年《乐安县志》序

[日期:2013-07-05]   来源:湖南宁乡泉塘黄氏  作者:湖南宁乡泉塘黄氏   阅读:2713[字体: ]

摘自公元1989年《乐安县志》。

        黄昭庆,江西乐安同富黄氏第13世,丙郎次子,字德民,小字昭五,元延佑五年戊午九月二十一亥时生,明洪武五年壬子贡举,官乐安教谕,主纂洪武十年《乐安县志》。《同富黄氏七修族谱》记:昭庆,德民,公于壬子贡举于京,授本县儒学

        陈光贻撰《稀见地方志提要》卷九:《乐安县志》八卷·清康熙十一年刊本(北京图书馆藏,存卷二至四)  清·杨之琳修,原良纂。之琳号剑华,陕西人;顺治十四年进士,十五年任乐安知县。良字鸣喜,乐安县人。考《乐安县志》,创始于宋淳熙癸卯,元至元戊寅重修,明洪武丁巳黄德民修之,正德壬申穆世杰修之,四志久佚,今之传本则以此志最旧矣。惜此本已残缺,取《同治县志》所录前志序跋,与此书所存卷互参,知全编定为地舆,建设、田赋、秩官,选举、人物、艺文、杂志八类,目一百有余,每类前有小引,后有志论。增正德以后之典章人物甚备,体裁庞浩。乐安置县始于宋绍兴十九年,割崇仁之天授、乐安、忠义三乡,及庐陵之云盖乡置乐安县,治于詹墟镇。县南门外有金鳌桥,构结甚巨,为县闻名胜迹;桥一名安浦,跨鳌溪,溪流涌急,建筑不易。桥创建于何时,据本志艺文志,有宋端平间萧崱《安浦桥记》,咸淳间何时《鳌溪桥记》,明成化间吴宣金《鳌桥记》。桥最后重修于万历四年邑人游升汉,升汉先世已经四次重修此桥矣。